魚蛋的罪與罰
如果一粒咖喱魚蛋代表住華洋雜處嘅港式求生智慧, 咁車仔檔就係最草根嘅逆境自強, 然而最後佢又點樣成為官民權力失衡嘅導火線?
咖哩魚蛋係50 年代出產嘅名物。咖哩係印度人跟隨英國人來到英屬香港而傳入嚟嘅香料, 而魚蛋就係流行於潮汕地區嘅小食, 香港人好聰明咁將佢哋糅合埋一齊, 並以車仔檔形式走上街頭以食謀生。
呢類車仔檔為當時大量湧入嘅新移民帶來就業機會, 亦都滿足咗當時草根家庭對價廉物美嘅消費需要。喺六七十年代嘅全盛時期, 香港大概有30幾萬人從事呢個行業, 經濟越差就越多車仔檔, 係當時香港嘅經濟指標, 窮人嘅求生水泡。
直至1970初, 港英政府開始標籤車仔檔帶來嘅健康衞生問題, 同時附近店主同業主亦因為租金問題覺得車仔檔對佢地構成不公平競爭。因此喺各方面嘅利益衝突之下,港英政府就對呢啲本土文化加強監控, 並且唔再簽發新嘅小販牌照同禁止流動小販牌照轉讓同埋繼承。
之但係法律又不外乎人情喎, 好多當時嘅執法人員對車仔檔都會網開一面, 特別係喺農曆新年假期間, 當大部份店主都休市嘅時候, 執法人員都會隻眼開隻眼閉唔會嚴懲呢啲車仔檔, 希望比佢哋有一個發新年財嘅少少空間。但係,呢份人情味同官民之間嘅默契隨着特區政府喺2000年成立小販管理隊開始變質, 執法次數頻密咗亦都更加嚴厲, 官民關係從此緊張。
喺2002年特區政府雖然曾經推出一個有效期為五年嘅流動小販自願交換牌照計劃, 希望鼓勵流動小販交返牌照, 並搵一個空置嘅固定舖位比佢哋繼續經營。但係奈何香港係一個彈丸之地, 租金貴到hihi, 佢哋就算不眠不休24小時咁賣魚蛋, 賺埋都唔夠比租, 咁又點樣可以上到樓租到鋪呢?
特區政府喺呢廿年入面, 不斷漠視基層嘅真正訴求, 冇妥善咁解決佢哋嘅需要, 反而不斷咁拉嘅拉, 鎖嘅鎖, 而基層喺有冤無路訴, 法律面前窮人含撚嘅逼迫下, 終於爆發左後來嘅魚蛋革命。之後嘅事,相信大家唔使多講都知道喇, 今次貓館長以車仔檔為題材做呢一個AR展覽, 係想大家睇返官民權力失衡嘅前因後果, 希望以此為鑒, 重新分析思考問題嘅順序。
AR體驗車仔檔文化(記得開SPEAKER,有聲效)